查看原文
其他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度策略:风雨过后,天晴有彩“红”

(报告出品:东吴证券)

1. 2022 年回顾:行情前低后高,行业孕育向上运行动能

1.1. 9 月后医药指数表现较好,估值和基金配置处于历史较低位置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11 月 27 日,申万医药指数下跌 18.12%,跑赢沪深 300 指数 5.10 个百分点。以 9 月 25 日为临界点,在此之前,由于政策压制、疫情导致的行业基本面 下行等因素,医药行业表现惨淡;9 月底开始,受益于政策的边际利好(对医疗和科研 设备贴息贷款、集采政策的降价趋缓)、疫情态势和防疫政策的预期变化,医药行业的 表现明显好于市场。

看板块内三级细分子行业,2022 年 1 月 1 日至 11 月 27 日,仅有线下药店有正收 益,涨幅为 7.0%,主要原因有:i)药店防疫价值日益增强,防疫物品需求大幅提升, 药店业绩受益;ii))国家和地方加速推进“处方外流”,药店市场空间大幅扩容。其余板块均下跌,其中医疗研发外包板块跌幅最大为-34.6%,主要系 i)受地缘政治 等因素的影响;ii)竞争格局恶化,部分 CDMO 企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预期;iii)生物医 药投融资较差且疫情扰动下业务开展受影响。

估值方面,横向看:医药行业 PE(TTM)为 29 倍,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3。纵向看:过去 10 年医药行业 PE 最高 73 倍,最低 21 倍,平均值 37 倍,目前医药行业 PE 低于历史平均估值。截至 2022 年 11 月 27 日。医药行业相对于全部 A 股估值溢价率 为 90%,2022 年 7 月,溢价率下降至最低,之后逐步回升。

结构上来看,医药内部估值分化较小,截至 2022 年 11 月 27 日,医药各子板块的 市盈率中,生物制品(31 倍)、医疗服务(31 倍)和化学制药(31 倍)的市盈率最高, 中药Ⅱ (25 倍)、医药商业(20 倍)和医疗器械(19 倍)的市盈率最低。

医药行业占 A 股市值比重较年初波动不大,公募基金持仓比重下降。截止 2022 年 11 月 27 日,A 股医药行业总市值约 7.3 万亿元,占全部 A 股的市值比例从 2012 年的 3.7%提升至 8.6%,较 2022 年 7 月初的 7.9%有所提升。2022 年三季度公募基金重仓医 药行业的比例为 9.84%,如果扣除主动医药基金及指数基金,重仓比例为 7.10%,环比 有所下降,远低于 2014 峰值持仓比例 20%。

1.2. 医药制造业利润下降明显,药品审评审批有所放缓

医药制造业数据 2022 年有所回落。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数据, 截至 2022 年 10 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23247.0 亿元,较 2021 年同期相比下降 1.2%, 2020-2022 年复合增长率为 9.03%,实现利润总额 3496.3 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29.0%,2020-2022 年复合增长率为 12.16%,表明受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的影响,医药制 造业发展放缓。

从药物审评情况来看,截止 2022 年 11 月,CDE 审评中心受理 11,479 个受理号, 其中化药受理 8,194 个,生物制品 1,773 个,中药 1,462 个。与 2021 年相比,总受理号 基本持平,生物制品申报受理号与 2021 年相比减少 12%,化药、中药小幅增长。截止 2022 年 11 月,NMPA 批准 15 款国产创新药上市,包括化药 5 款,生物制品 7 款,中药3 款。国产新药上市数量较 2021 年有较大幅度下降。

1.3. 医改政策边际缓和,多领域迎来行业利好

1.3.1. 从顶层设计到执行措施,中药迎来多项政策鼓励

2021 年 12 月 31 日,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医保覆盖范围,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中药、 中医医疗机构、中药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从国务院的顶层设计,到药监局 对中药创新药审批的加速,再到医保局将中药饮片、制剂、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中医医 疗机构等纳入医保,国家从政策层面层层递进,充分表明我国对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的重视与支持。

1.3.2. 贴息贷款政策加速需求释放,医疗设备行业持续高景气度

2022 年 9 月 7 日,国务院常规会议指出,对高校、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医院、地 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购置和 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 2.5 个百分点,期限 2 年。为响应国常会的决定,卫健委发布通知拟使用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卫 健委规划司及其他相关部门正在协商政策具体细则,预计将覆盖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 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 2000 万。贷款使用方向包括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 研转化等各类医疗设备购置。从贴息贷款政策看,我们认为医疗新基建浪潮仍将持续。

1.3.3. 集采逐步落地,政策出现边际改善

自 2018 年 12 月开始医保局对医药行业多次集采,目前已经覆盖了仿制化药、生物 药、高值耗材、中药等领域进行集采,药品耗材集采累计为医保节省费用约 3900 亿元。目前大多数领域已经完成集采,降费目标初步实现,集采政策开始呈现回暖态势。这在 22 年 9 月开始的冠脉支架续约和电生理集采体现的较为充分。

冠脉支架续约增加伴随服务费,设置最高有效申报价。今年 9 月 9 日,《2022 年国 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公告》发布,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 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工作正式开展,本次采购周期为 3 年。

今年 10 月份,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接连发布《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 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1 号、2 号文件,正式敲定心脏电生理集采方案, 本次集采共 包含 11 类心脏电生理产品,按有无压力感应治疗导管,将外资与国产分在组套采购模 式与单件采购模式。

电生理集采方案好于市场预期,各组拟中选规则均设置保底中标降幅,集采政策趋 于温和。具体来看,组套采购模式同分组中,降幅≥30%的组套获得拟中选资格。单件 采购模式,若申报企业未按拟中选规则一获得拟中选资格,但降幅≥50%,获得拟中选 资格。配套采购模式采用议价方式进行采购。

1.3.4. 医保续约谈判规则细化,明确降幅预期

2022 年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发布,规则细化,明确降价预期。2022 年 6 月,国家医 保局发布《2022 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细化了调整规则,企 业定价策略和选择更加丰富:一、调整范围扩大:鼓励仿制+儿童药品+罕见病用药;二、 续约规则细化:核心逻辑为,谈判药物对医保基金带来的增量支出越多,降幅越大,对 应的规则分别为纳入常规目录、简易续约、重新谈判;三、非独家药品竞价:核心逻辑 为非独家、非集采药品,通过竞价的方式来形成价格。简易续约——不调整支付范围:比值 A=实际支付/预估值,根据比值 A 所处 100- 200%的位置,明确 0-15%的降幅(根据实际支付量级,适当提高,下同)。eg:实际支 付 8 亿,预估值 5 亿,比值 A 为 160%,对应降幅 12%;简易续约——调整支付范围:比值 B=预算增加值/两年前预估值,根据比值 B 所处 0-100%的位置,对应 0-15%的降幅。eg:预算增加 10 亿,原预估值为 50 亿,比值 B 为 20%,对应降幅 7%;简易续约——重新谈判:实际支付>预估值的 200%,或者产品价格明显高于该领 域治疗费用水平,企业与专家组谈判形成新支付标准。

1.3.5. DRGs 持续推进,医疗回归本源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推进,管用高效的支付机制正在建立。医保支付方式指医疗 保险费用赔付或结算的方法和流向,特指供方医保基金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支付方式, 改革具有以下特点:1)改革态度坚决,两办发文,2017 年至今持续推进;2)改革控费 的内涵为“控制不合理费用的增长”,发挥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提高基金使 用效能;3)改革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发挥战略购买作用,最大化临床价值。2021 年 年底:30 DRG+71 DIP 试点进入实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在 2022-24 年的覆盖医疗机构 不少于 40%、30%、30%,按疾病诊断分组和按病种付费/住院费用达 70%,2025 年实 现机构、病种、基金全覆盖。

支付方式改革后,医保支出增速放缓是趋势。以钦州为例,医保支付方式 2020 年 12 月启动实施医保 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改革,目前全市共有 27 家二、三级 医院参与实施职工医保、居民医保 DRG 付费结算。2019 年、2020 年医保统筹基金支出 平均增幅 20.93%,DRG 付费实施后,2021 年医保统筹基金支出增幅 8.3%,其中三级、 二级定点医疗机构居民医保统筹支出比 2020 年下降了 3.12%、3.55%。以南京为例,2022 年一季度,南京全市医保基金支出 73.03 亿元,同比减少 5%,参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 医保统筹基金支出、患者均次费用同比下降均超过 10%。DRG/DIP 改革后,医疗机构 将加强成本管理,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能,高临床价值的药品、器械和技术难度较高 的服务项目仍将得到资源倾斜,价格虚高、临床价值不明确的项目将被挤出水分。

总的来看,2022 年医疗行业政策频出,国家鼓励创新驱动的意图明显,集采政策逐 步趋于缓和,未来中国医药行业有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程度低以及产品布局完善的公 司有望在竞争中胜出。

2. “抗疫”、“疫后”是 23 年医药投资两大关键词,众多标的将依次受益

2.1. 奥密克戎时期重死率有所下降,需关注放开初期超额死亡

奥密克戎时期各国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自奥密克戎成为主要流行毒株以 来,各国新冠每日每百万的确诊病例、ICU 病例、以及死亡病例相比之前呈现降低趋势。以美国为例,Delta 流行期间峰值重症率达到 85.40 人/百万人,而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 峰值重症率为 78.21 人/百万人,且随着奥密克戎毒株的不断变异而降低,同时死亡率亦 呈现出和重症率一样的趋势。

东亚各国及地区在 2022 年初放开管控,形成一波超额死亡高峰,之后逐步走低并 保持稳定。新加坡于 2022 年 3 月放开后超额死亡上升至 35%-40%,后逐步下降为 20%;中国台湾在 2022 年 4 月开始放开,飙升 40%后开始下降到约 15%;韩国于 2022 年 4 月 全国“被迫”放开(放开时正处最高峰:70%),之后一路走低至约 5%。中国香港于 2022 年 4 月放开后急速飙升至最高 160%后急剧下降,近期接近 0%;日本整体表现最好,2021 年 10 月底放开后保持相对稳定。整体来看,韩国、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均用了两个月达到超额死亡率最高峰(40%-160%),最高峰出现后两个月迅速 走低,直至小于 10%。

从现有数据来看,新冠病毒突变趋于稳定,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减弱,但不能忽视奥 密克戎病毒传播更隐匿这一特点,可能引起绝对重症和死亡人数的增加,应该注意控制 第一次放开的感染规模,政府部门和社区应该做好充分规划和合理介入,公众应做好个 人防护。

2.2. 主要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复盘

2.2.1. 欧美国家放开更早,东亚各国及地区逐步放开

从 2021 年初开始,全球共经历接近五轮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分别为 2021 年初的 首次爆发、2021 年中的 Delta 毒株、21 年末的 Omicrn 毒株及 22 年中的 BA.5 突变体。冠状病毒不断变异和扩散,其传播力的不断增强和毒力的趋弱,各国也不断累积防疫经 验,防疫政策也随着疫苗的研发与接种等变化调整。全球各国由于资源禀赋、国情、政 策刺激上的差异,分别采取了较为差异化的疫情防控思路。欧美等发达国家以“群体免疫,封控放开”为防控思路。欧美国家在新冠疫情早期 阶段(2020 年-2021 年中)以封控为主,疫情防控指数保持高位,而在 2021 年中以后逐步放开管控,欧美等国的疫情防控指数逐步下降。东亚各国及中国地区以“相对封控,逐步放开”为防控思路。从疫情防控指数来看, 东亚各国及地区(除中国大陆)普遍在 2021 年底之后逐步放开管控,在此之前以清零 管控策略为主。

2.2.2. 新加坡平稳过渡,经济及服务业正在恢复

相比于欧美各国,新加坡的放开疫情管控的思路和措施显得更加平稳和安全,对我 国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按照政府防疫思路,新加坡从“清零”到“共存”大致可分为 4 个阶段:预备阶段、第一过渡阶段、第二过渡阶段、最终成为对新冠病毒有适应力的国 家。前期通过扩大疫苗接种率,渐进式放开经济、社交和旅游活动等,实现社会管控的 逐步放宽,如果政策和目标推进较为顺利,则进入到下一阶段。

根据 OWID 的数据,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1 月 20 日,新加坡病死率较低, 仅 0.03%,远低于中国香港(0.14%)、美国(0.32%)、英国(0.32%)、韩国(0.057%), 这得益于新加坡较高的疫苗接种率,根据 OWID,截至 11 月 20 日,新加坡全民疫苗接 种率达 91.0%,超过大部分开放国家的疫苗接种率(韩国 86.2%,美国 68.7%)。

消费意愿的修复相对明显。新加坡个人消费支出中,截至 2022 年 11 月,除机动 车销售指数外,大部分商品销售(超市及大卖场、娱乐休闲用品、食品饮料等)已经恢 复至疫情前水平,说明新加坡的防疫政策实施后商品和服务项的消费恢复情况较好。从 服务业的收入指数来看,新加坡国内的服务业恢复情况基本已经超出疫情前水平,服务业就业预期和整体预期均向好,在当前的开放状态下,新加坡对于未来服务业的发展前 景信心仍然较为充足。

经济恢复持续改善。随着防疫政策逐步放松,新加坡 2021 年第一季度 GDP 也由 负转正,2022 年 GDP 三季度同比上升 4.4%,已超过疫情前 GDP 增长水平,说明在当 前的防控政策下,疫情对于新加坡整体的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低。新加坡旅游业受到疫情 冲击较为严重,放开管控后正在持续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综上,我们认为,疫情政策放开是医药行业 2023 年企业盈利的核心变量,众多标 的依据时间线将依次受益。全球新冠病毒株突变已趋于稳定,且毒力趋弱,临床实践中 奥密克戎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比例较低,其致病力较弱。参考海外经验,短期会有感染人 数增加、病床紧张、消费萎缩等影响,后面随着群体免疫力的提高,消费等日常活动恢复。依据时间线,我们重点看好以下四个主线:1)抗疫产品和抗感冒药物及相关产业链 将率先充分受益;2)以消费医疗为代表的疫情下人员流动受限行业将在疫情恢复后需 求明显回补;3)医院门诊、择期手术为代表的严肃医疗恢复性增长;4)创新药 23 年具 备较强的行业 beta 属性,个股也有诸多催化剂,具备独立行情。

3. 抗疫相关产品需求旺盛,业绩有望逐步兑现

3.1. 多款新冠小分子药物进入临床后期,获批在即

2022 年 7 月 25 日阿兹夫定附条件获批用于治疗新冠,是第一款获批的国产新冠小 分子特效药。阿兹夫定(FNC)是一款双靶点抗 HIV1 核苷类抑制剂,可抑制核苷类逆转 录酶并恢复胞内胞苷脱氨酶 A3G 的活性,由真实生物、郑州大学共同研发,并于 2021 年 7 月 21 日经 NMPA 批准上市,与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治疗高病毒载量的成年 HIV-1 感染患者。2020 年,河南师范大学常俊标教授在 Nature 子刊发表论文,揭示阿兹 夫定可以缩短核酸负转化时间,有望成为治疗 Covid-19 的候选特效药。阿兹夫定治疗新 冠肺炎的 III 期临床试验于 2020 年 4 月 12 日获 NMPA 批准开展,结果显示,阿兹夫定 片可以显著缩短中度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症状改善的 患者比例,达到临床优效结果。首次给药后第 7 天临床症状改善的受试者比例阿兹夫定 组 40.43%,安慰剂组 10.87%,受试者临床症状改善的中位时间阿兹夫定组与安慰剂组 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

在 3CL 蛋白酶抑制剂中,进展最快的是先声药业 SIM0417。公司正积极推进 SIM0417 联合利托那韦对比安慰剂的两项临床试验。今年 9 月开启 3 期临床,预计 2023 年上半年读出关键临床数据,有望成为首个获批的国产 3CL 小分子抑制剂。

目前获批的新冠特效药主要适应症为伴有进展为危重症风险因素的轻中症患者,对 于身体素质较好的轻症患者,不推荐使用。新冠小分子特效药很可能和其他抗流感病毒 的药物一样不会成为 OTC, 未来对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以及低风险的轻症感染者, 可能依然采用中成药作为暴露后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例如,在疫情发生初期,武汉的轻 中症患者方舱医院的隔离治疗中,中药复方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我们推测随着目前新 冠特效药的上市和普及,其有望成为新冠防治主流药物。总体来看,中国获批的新冠新药物仍然相对缺乏,国内仍然需要丰富新冠特效药物 以应对新冠肺炎的大范围传播。

3.2. 中医药全程参与我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工作,彰显了中医药的特 色和优势

新冠肺炎在中医学中属于温病时疫范畴,从古至今历代中医药专家对温病时疫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中医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本次新冠肺炎病毒性 感染的治疗可发挥指导作用。在 2020 年初全国爆发的疫情中,统计数据显示,此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有 74187 人使用中医药,占 91.5%。其中,湖北省有 61449 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0.6%。临床疗 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超过 90%。中医药能够有效缓解症状,能够减少轻型、普 通型向重型发展,能够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能够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仝小林院士在“中医治未病与新冠肺炎的防控”主题汇报中披露:采用寒湿疫方也 就是“武汉抗疫 1 号方”治疗的 721 例轻型、普通型病人的转重率是 0,而没有用中药 的病人转重率是 6.5%;一家医院 662 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另一家有 282 例的重症和 危重症病人,死亡风险都下降了 80%以上。

除此之外,《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同样指出,中药 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且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指标显示对轻型和普通型病例尤其有效;中 医药能有效降低轻型-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的风险;对于轻型与普通型病例,与单纯的常 规治疗相比,中药在作为附加干预措施时,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 住院时间;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中医药方法进行干预,不仅耐受性良好,其安 全性相较于单纯的常规治疗亦相仿;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 的临床预后。“三药三方” 在临床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药通过临床筛选出的金花清 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以及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 有确切疗效的“三药三方”。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清肺排毒汤在阻止轻型、普通型转为重型、危重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阻断了病情的恶化,极大降低了病亡率,减弱了疫 情的危害程度。宣肺败毒方在控制炎症、提高淋巴细胞计数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与对照 组相比,淋巴细胞的恢复提高 17%,临床治愈率提高 22%。

中医诊疗方案及用药陆续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专家共识等。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 疗方案》“试行第三版”至“试行第九版”中陆续增加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明确治 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仅给出四种基本病机“湿、热、毒、瘀”,至第九版则将治疗 方案、推荐用药细化至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器、恢复期,并将患者类型细分至轻型、 普通型、病重型等。

2022 年 3 月上旬,中国中药协会受国家卫健委委托,参照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第八版)》,总结本次抗疫临床医师用药经验,制定《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轻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症型)和恢复期,推荐用 中成药及企业众多。

2022 年 3 月中旬,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以下简称“诊疗方案”),其中,中医治疗方案涉及产品众多,如“三药三方”中的 连花清瘟胶囊(以岭药业独家品种)、血必净注射液(红日药业独家品种)、宣肺败毒 颗粒(步长制药独家品种);此外,康缘药业独家品热毒宁注射液等也录入到诊疗方案 中。

“诊疗方案”与“共识”中明确指出新冠患者各个阶段推荐用中成药,涉及中成药 及厂家众多,以以岭药业“连花清瘟胶囊”、红日药业“血必净”、步长制药“宣肺败 毒颗粒”为代表的“三药三方”,以及以康缘药业“热毒宁注射液”太极集团“藿香正 气合剂”等为代表的新冠推荐用药,同样在抗击新冠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制氧机可以有效缓解新冠症状,国内潜在需求较大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 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 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 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对于新冠肺炎患者,其中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就是“及 时予以有效氧疗,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和经鼻高流量氧疗”。根据一项针对 58 名新冠患者的临床研究,使用便携式制氧机进行氧疗 24 小时后, 58 例患者血氧饱和度及气促等症状较使用前有明显改善。

除了症状的改善,持续氧疗还可以舒缓患者的紧张心理压力,因此保证充足供养、 合理进行氧疗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从出口数据也能看到,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 其他制氧机(小于 15000 立方米/每小时)的出口数量和金额都快速增长,并在 2021 年 5 月达到峰值。

从地区来看,拥有 14 亿人口的印度和 3 亿人口的美国成为中国制氧机出口数量最 多的国家,其他国家或地区多以发展中国家为主。随着新冠疫情持续演绎,我们预计明 年国内便携式制氧机相关需求将持续提升,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出现显著增厚。

3.4. 疫情逐步放开后,抗原部分场景有望替代核酸

随着国门打开预期的兑现,抗原自测模式有望逐步落地。抗原检测在可及性、实时 性等方面较 PCR 检测有明显优势,在目前国产抗原产品在有效性、特异性均达到优秀 水平下,未来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或替代,有望带来较大抗原试剂盒需求增量。

3.4.1. 抗新冠抗原自测便利易推广,有效性得到海外验证

抗原检测适用于潜伏期和急性期,对尽早发现有重要意义。抗原可用作新冠病毒检 测的抗原位点,类似于 PCR 检测,抗原检测可用于新冠早期病原体感染的直接证据,适 用于新冠潜伏期和急性期,对“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我们认为,基于以下几点,未来新冠抗原自测有望在国内大范围推广

一、可及性:抗原检测可及性强,在未来放开中适用场景范围广

新冠抗原自测流程简单且适用性强,适用于 2 岁以上人群,且仅需单人操作,15-20 分钟便可完成检测,具备广泛推广的基础。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 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新冠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 测的重要替代检测,由于其可推广性,我们预计未来需求的空间较大。

二、精确度(灵敏度):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精准度需要得到验证

国产新冠抗体检测的精准度在海外得到验证。在国外疫情防控措施中,新冠抗原居 家自测因为其适用性而被广泛推广,是对核酸检测的有效补充。德国作为最早推广新冠 抗原检测作为疫情防控措施的国家之一,早在 2021 年 2 月便开始大范围推广新冠抗原 自测。根据 Euro surveillance 对 96 款获得CE认证的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灵敏度的测试, 可以看出不同品牌的检测灵敏度差距大。但其中国产品牌试剂盒均保持良好数据,包括 绿诗源生物、奥德生物、东方生物、万泰生物等国产品牌灵敏度均名列前茅。

三、产能:已有 35 个抗原企业国内获批,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截至 2022 年 11 月 29 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 35 家抗原企业的产品。国产新冠抗原 试剂盒头部企业产能均达到百万至千万/天的产能规模,在全球内领先。目前由于海外需 求回落,国产产能可适配国内需求;目前国产龙头产能均在 500-1000 万/天左右,产能 充足;且企业均在扩产,新产能在持续的释放。随着未来政策端的放松,国产龙头通过 调配产能和扩产,足以满足国内新增的检测需求。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已在国内获批、产 能体量较大且扩产能力强的企业。

3.5. 新冠上下游:核酸检测需求回落,抗原/疫苗成为新利器

3.5.1. mRNA 疫苗原料有望逐步放量

mRNA 疫苗酶原料市场快速放量。mRNA 疫苗主要生产原料包括质粒 DNA 模板、 一系列酶(主要包括 BsaI 限制性内切酶、T7 RNA 聚合酶、加帽酶、加尾酶、DNaseI、 RNA 酶抑制剂、无机焦磷酸酶等 7 种)、底物核苷酸等。原料成本约占疫苗生产总成本 的 58%,其中酶原料又占原料成本的 39.58%。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2021 年全球 mRNA 疗法酶原料市场规模约为 52.2 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为 10.2 亿人民币,2021- 2025 年 CAGR 为 70.9%。mRNA 疗法酶原料已经实现了较大程度的国产化,2021 年中 国第一大供应商为 Thermo Fisher,市占率约为 40%,近岸蛋白市占率 39.8%,处于第一 梯队。

mRNA 疫苗原料国产化,市场增量或超十亿元。自 2020 年以来,中国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等部门陆续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远景目标 纲要》、《“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多个文件均提出将继续加快推进疫苗研发 领域发展,同时明确提出提高疫苗供应链保障水平,我们认为若国产 mRNA 疫苗能够 实现商业化,必然国内上游供应链厂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我们假设每支新冠 mRNA 疫苗所需酶原料 3 元,净利率约为 40%,核苷酸、质粒、PEG 等其他材料价格 4 元,若 接种人份数分别为 1/3/5 亿人份,则对应酶原料市场规模为 3/9/15 亿元,其他原料市场 规模为 4/12/20 亿元。但考虑到 mRNA 疫苗上市进度与接种人份数以及原料价格下行均 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需密切跟踪国产 mRNA 疫苗获批进度。

3.5.2. 抗原检测成为新利器,建议关注抗原检测原料供应商

抗原检测原料:在 2022 年 Q1 国外防疫政策陆续取消以及 6 月上海疫情接受后, 抗原检测需求出现较大下滑。但 2022 年 11 月 21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肺 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 4 个文件,涉及抗原检测的相关规定有:①医疗机构 就诊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 2 小时内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可 同步开展抗原检测,尽早发现疫情;②购药人员: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 退热、抗病毒、抗生素、止咳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推送辖区街道(社区) 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 1 次抗原检测;③核酸检测:在 实施封控后前 3 天连续开展 3 次检测,第 1 天和第 3 天完成 2 次全员核酸检测,第 2 天 开展 1 次抗原检测,后续检测频次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对曾发现阳性感染者的楼宇、 院落可先行抗原检测,阴性后再有序进行核酸检测;④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居家隔离 医学观察人员需根据相关防控要求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基于以上最新政策,参考抗原/抗体检测原料供应商义翘神州以及终端检测试剂盒 供应商九安医疗在国外疫情管控逐步放开过程中海外相关产品销量,并且九安医疗美国 子公司于 2022 年 11 月 22 日继续与美国国防部后勤局新签约合人民币 13.67 亿元新订 单,我们认为抗原作为核酸检测的有力补充,需求或将回暖,建议关注相关义翘神州、 诺唯赞、近岸蛋白等标的。同时我们建议同步关注新冠检测原料上游培养基供应商,新 冠检测原材料供应商在 2021 年向奥浦迈等培养基供应商的采购额已达千万级;且奥浦 迈新产线已于 2021 年投产,产能得到大幅扩充,可以将下游客户由抗体药物企业拓宽 至疫苗企业,建议密切关注边际变化。

3.6. 当前新冠患者轻症比例居多,抗感冒类药物及产业链值得重视

3.6.1. 疫情放松后会发生什么:来自中国台湾的例证

我国台湾当局早在 2021 年下半年即开始逐步放开管控措施,2022 年 4 月,我国台湾当局采用“新台湾模式”,积极防疫,稳健开放,逐步解除管控;随后,台湾当局进 一步放宽疫情管控,放开边境限制,恢复部分国家入境免签证待遇,到 2022 年 11 月, 中国台湾当局放开四大防疫措施,更深层次向全面放开靠拢。

然而,随着我国台湾当局对新冠疫情的管控措施由严到轻,当地确诊人数短期内迅 速上升,至 2022 年 6 月,单日确诊人数已接近 9.5 万人,2022 年初至 11 月 28 日累计 确诊已达 822 万人;每日新增死亡人数同样快速增加,2022 年 6 月单日死亡人数峰值已 达 211 人,累计死亡病例已超过 1.4 万人,死亡率 0.17%。

从我国台湾地区放开表现来看,随着防疫措施的松绑,叠加呼吸道、细菌感染等“免 疫负债”问题也开始出现,我国台湾当地出现咳喘现象的比例快速增长,相关止咳、抗 病毒药物同步增加,以台湾当地某诊所销量为例,日舒(中国大陆地区商品名希舒美, 用于细菌等造成的呼吸道感染)在 2022 年 8 月 3 日-11 月 3 日期间销量达 2863 盒,较 2021 年同期增长 419%,布隆克林锭(支气管扩张剂)销量达 17817 盒,同比增长 472%;去咳宁(止咳剂)销量 23448 盒,同比增长 855%。

参照我国台湾地区疫情管制逐步放松后发生的“免疫负债”情况,若未来我国大陆 地区对疫情的管制逐步放开,未来放开后,有可能会出现类似情况,在此背景下,抗病 毒、感冒类药物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3.6.2. 新冠、流感等病毒流行,“感冒药”需求有望大幅增加

新冠、流感会伴发“红肿热痛”等炎症,预防及治疗的药品包括流感疫苗、非甾体 抗炎药、抗感染药物、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激素类等。1)流感疫苗包括冻干鼻喷流 感疫苗、四价流感疫苗、三价流感疫苗等;2)感冒药/解热镇痛药包括扑热息痛、阿司 匹林、布洛芬等;3)止咳药包括溴己新、氨溴索;4)鼻涕/鼻塞用药氯雷他定、羟甲唑 啉等;5)止泻药包括蒙脱石散、黄连素;6)抗生素,包括各类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 合成抗菌药(如喹诺酮类)、抗真菌药(如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 等,其中应对常见感染性疾病,头孢类药物为常见用药;7)保健品和维生素等。

疫情恢复将促进流感疫苗接种,流感流行防治药物的需求将提高。百克生物:冻干鼻喷流感疫苗作为国内唯一获批的流感减毒活疫苗已于 2020 年下 半年上市销售。2022 年 6 月份鼻喷流感疫苗获得批签后,迅速将产品销售至全国,在南 方夏季流感高发的情况下大力宣传产品,促进产品的接种;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液体 制剂)已经完成Ⅱ期临床研究现场工作。科伦药业:在抗生素领域,公司已经具备全链条抗生素生产(原料药、中间体、制 剂)、销售的能力,公司伊犁川宁生物生产硫氰酸红霉素和头孢系列中间体,下游产品 包括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等。

3.6.3. 下游新冠相关用药需求增加,直接带动上游原料药需求增加

随着未来国门的放开,新冠相关症状用药需求大幅增加,将带动上游原料药和中间 体需求的增加。综合考虑市场供需及竞争格局,我们推荐关注扑热息痛类药物和抗生素 药物产业链。建议重点关注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从需求上看,目前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 全球市场销量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镇痛药约有 10 余种,但扑热息痛 销量约占全部镇痛药的 7-8 成左右。我们预计中国防疫在逐步放开的过程中也将带来大 量扑热息痛需求。

3.6.4. 中药全程参与新冠救治,相关产品潜在需求较大

此外,当前我国新增新冠患者 95%以上均为无症状或轻症患者,表现症状与感冒类 似,未来若疫情管控逐步放开,在“免疫负债”当中及大量无症状或轻症患者当中,中 成药相比化药具有药性温和、服用方便、副作用较低以及“治养”相结合等特点,具备 前年传承,在呼吸系统等慢病领域具备优势。此外,中成药在儿科领域接受程度更高, 相关抗感冒、止咳类中成药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3.7. 药店:新疫情防控下,药店复苏有望加速

3.7.1. 防疫相关药品需求增加,药店销售“四类药”的政策进行调整

2021 年零售市场销售额开始回升,网上药店仍保持高增速,感冒清热及止咳祛痰 类药物需求增加。2021 年零售药店市场销售额为 4773 亿元,较 2020 年同比增长 10%, 其中,实体药店同比增长 8%,网上药店同比增长 51%。分产品来看,感冒清热、止咳 祛痰类药物 2022 年 Q3 销售额同比增速开始回升,其中,感冒清热药物销售额同比增长 12%,止咳祛痰类药物销售额同比增长 13%。我们预计四季度及 22 年一季度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有望保持增长态势,一方面冬 季是流感、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多发期,疫情防控调整下,人员流动增多,流感等疾病发 病率均或提升,药品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群众面对防疫政策调整,为加强自我防护, 会倾向于储备相关药物,连花清瘟、藿香正气等防疫相关药品有望实现放量。以广州为 例,2022 年 12 月广州市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后,市民群众的购药需求猛增。12 月 1 日,广州市零售药店感冒、发热类药品 1 天的销售记录达 10 万条,是平日的 2.5 倍。

多地药店销售“四类药品”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调整后有望对药店产生积极影响。“四类药”(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一直是零售药店的畅销品类,防控 政策调整前,“四类药”销售受到较大的限制,对药店业绩产生负面影响。2022 年 12 月起,多地对药店销售“四类药”的政策进行调整:广州自 12 月 1 日起,市民到药店 购药,包括购买《疫情期间需登记报告药品目录》内的 37 类药品,不再查验 48 小时核 酸阴性证明,只需佩戴好口罩、测温、扫码,出示健康码“绿码”即可;北京自 12 月 3 日起,市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本市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 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河北省多地药店收到上级监管部门通知,药店销售“四 类药”不再进实名登记上传。从当前时点来看,虽然并非各地均调整了药店防控相关政 策,但整体趋势上,零售药店的限制逐步减少,有望带来后续业绩的释放。

3.7.2. 药店市场集中度提升明显,政策加速头部企业发展

处方外流背景下,零售市场抓住机遇。从处方药市场来看,经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测 算,我国处方药市场规模于 2021 年达到 1.1 万亿元,预计 2025 年达到 1.3 万亿元,2030 年达到 1.5 万亿元,发展前景广阔。从处方承接方来看,当下政策对处方外流的主要引 导方向是零售药店,作为处方外流重要承接方,零售市场的处方药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从 2019 年的 66%稳步提升至 2021 年的 68%,吸收效果良好。药店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监管政策鼓励连锁药店发展,强者恒强趋势明显。2016- 2021 年,我国药店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药品零售百强药店市场占有率由 29.1%提高至 35.6%,药店零售连锁率由 49.4%提升至 57.2%,平均每年提升 1%以上。2021 年,我国 前 10 强、20 强、50 强药品零售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 21.1%、25.5%、31.7%,扣除不可 比因素后均大于等于 2020 年。我国医药改革政策趋严,对药店执业药师、等级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提高了药店经营门槛与议价能力,迫使小型药店逐渐退出市场。在此政 策环境下,连锁化是零售药店发展的大势所趋。益丰、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等头部 连锁企业通过自建、加盟及并购等多种方式保障规模的持续增长,实现销售规模、盈利 水平、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多重提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传统行业、金融娱乐、互联网+、新兴行业、医疗大健康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8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众多大板块,多个细分领域。

文琳编辑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投资意见,也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 wenlin-swl  微信联系删除。

为便于研究人员查找相关行业研究报告,特将2018年以来各期文章汇总。欢迎点击下面红色字体查阅!

文琳行业研究 2018年—2022年文章汇总

文琳编辑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行业研究

  1. 2022年低温预制食品行业研究报告

  2. 全球及中国奶酪行业发展报告

  3. 2022药食同源机会点洞察

  4. 2022小份菜洞察报告

  5. 2022年速冻食品行业研究报告

  6. 2023中国中式餐饮白皮书

  7. 水饮品牌场景营销白皮书

  8. 2022火锅品类发展报告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琳资讯》

提供每日最新财经资讯,判断经济形势,做有价值的传播者。欢迎关注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1. 吴敬琏重磅发声:中国经济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 国家出手!金融稳定法来了
  3. 上海出手:这些人每人发6000元!事关未成年人,药监局最新提醒!"阳康"冲向三亚:飞机坐满人,酒店房间几乎售罄
  4. 私募业新规要来了!登记备案设新标准,这些新条款受关注!将扶优限劣、加速行业出清
  5. 2023年A股或迎来四大转机!私募大佬最新策略曝光,这几条主线被看好
  6. 就在2022年末,中美战机对撞只差10英尺
  7. 新年第一涨!时间定了
  8. 降价近1亿?!上海豪宅市场疯了……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今日导读:点击下面链接可查阅

公众号 :文琳阅读

  1. 新年坚持这六件事,会越来越好

  2.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全文稿(含全套PPT)

  3. BBC拍摄:伦敦新年烟花

  4. 一月最佳旅行地推荐!

  5. 国产9.1高分纪录片:送给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的你!

  6. 音乐欣赏:8首外国新年歌曲

  7. 美食地图丨如果把美食铺满各国地图会怎样?

  8. 100句最高频的英语口语,你一定用得着,收藏起来慢慢背~

公众号 :就业与创业
点击下方可看
  1. 这一年,想说一声:感谢有你!

  2. 无业人士冒充京官空降地方,担任柳州市委副书记一年多!

  3. 曾身家百亿的上海滩大佬,被判19年:非法集资高达596亿!

  4. 名人逝世,大批明星塌房,极端事件爆发……我们都是这一年的见证者!

  5. 恭喜!又可以少交税了!这25项税收优惠政策,2023年继续执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